结构构件形式之二:拱

拱是一种由曲线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,其在支撑处即使没有水平载荷,也能产生水平推力与垂直反作用力。这种特性使得拱结构在力学表现上与梁结构显著不同。拱结构也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,其优雅的曲线形式常被视为建筑艺术的象征1,远胜于多数常规结构。

历史与发展

  1. 拱结构已有数千年历史。
  2. 古罗马人率先广泛应用于高架输水渠、桥梁和大型建筑。
  3. 拱结构由拱圈和支座组成,支座可为支墩或拉杆:
    • 支墩承受竖向力、水平推力和弯矩。
    • 拉杆承受水平推力,墙、柱或基础承受竖向力。

拱的构造

  • 根据位置可分为2
    1. 拱顶:最高点
    2. 拱腋:拱顶与拱脚之间的过渡区域
    3. 拱脚:与支座连接处
    4. 拱背:拱圈外侧
    5. 拱腹:拱圈内侧

拱结构的分类

  1.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,拱结构可分为:
    • 土拱:以土体为主要材料,常用于临时或传统结构。
    • 木拱:使用木材构造,适用于轻型结构或传统建筑。
    • 砖石拱:由砖或石砌成,常见于古典建筑。
    • 混凝土拱: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,适用于中大型结构。
    • 钢筋混凝土拱:结合钢筋与混凝土,增强承载力与延展性。
    • 钢拱:以钢材为主,适用于大跨度或高强度需求的结构。
  2. 根据拱的几何形状(轴线)不同,可分为:
    • 圆弧拱:拱轴为圆弧形,是最常见的形式。
    • 抛物线拱:拱轴呈抛物线形,适合均布荷载。
    • 悬链线拱:拱轴为悬链线形,理论上最优的受力形状。
  3. 根据拱结构中铰的数量,可分为(见图):
    • 三铰拱:在两端及拱顶设铰,静定结构,受力分析简便。
      • 三铰拱属静定结构,在温度变化、材料收缩、弹性压缩、支座沉降等因素的影响下不产生附加内力,但铰的构造较复杂,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差。
    • 双铰拱:在两端设铰,简化计算,常用于桥梁。
      • 双铰拱为一次超静定结构,性能介于三铰拱和无铰拱之间。
    • 无铰拱:整体刚性结构,受力复杂但稳定性高。
      • 无铰拱为三次超静定结构,整体性好,拱构造简单,沿拱轴内力分布较均匀,但对支座要求较高,如有沉降则引起的附加内力较大。
  4. 根据拱圈的截面结构不同,可分为:
    • 实体拱:截面为实心,结构简单,适用于小跨度。
    • 箱型拱:截面为空心箱形,提高刚度与减轻自重。
    • 桁架拱:由桁架构成,适合大跨度且材料利用率高。

拱的力学特性

  1. 拱的内力包括:轴力、剪力和弯矩。
  2. 由于拱能产生水平推力,显著降低了弯矩和剪力,使得轴力成为主要内力。
  3. 相比同跨度的梁结构,拱结构的材料利用效率更高,刚度更大。
  4. 拱可以是整体拱、拱肋拱、网状拱、单孔拱、连续拱等,组合非常灵活,不论单孔拱或多孔拱的水平推力都可用系杆承受,成为系杆拱,使地基不受水平推力。

矢跨比

  • 净矢高: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。
  • 计算矢高: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f。
  • 净跨径:相邻两个桥墩(或桥台)之间的净距。对于拱式桥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。
  • 计算跨径: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,是指桥垮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L(对于拱桥,是指两相邻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,即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)。
  • 矢跨比: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(f/L),也称拱矢,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
拱结构计算要点3

  • 三铰拱的内力可利用顶铰弯矩为零的条件由静平衡方程求解,也可用图解法求解4
  • 双铰拱和无铰拱的内力一般常用结构力学中的方法进行分析,力法方程中系数和自由项的积分常难以直接求解,可用数值积分代替。
  • 在拱结构的经典分析中,建立平衡方程时,往往忽略拱圈变形的影响,这对刚度较大的拱可行,对柔拱则应需考虑附加弯矩的作用。
  • 地震和吊车等动荷载对拱的影响,常用静荷载乘以动力系数的等效荷载计算;当荷载和跨度较大时可考虑按动荷载进行动力计算。
  • 拱在曲率平面内的稳定通过计算进行设计控制;平面外的稳定由梁板及支撑等构件予以保证。
  1. https://www.mysf.org.cn/Detail/index.html?id=708&aid=696 ↩︎
  2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8B%B1 ↩︎
  3. https://www.zgbk.com/ecph/words?SiteID=1&ID=48473&Type=bkzyb&SubID=82658 ↩︎
  4. https://temple.manifoldapp.org/read/structural-analysis/section/0ad83309-27c7-4341-aa13-b057374a134c ↩︎